江苏如皋钱长村:从“卖草坪”到“卖风景”
江苏如皋钱长村:从“卖草坪”到“卖风景”
江苏如皋钱长村:从“卖草坪”到“卖风景”
航拍(hángpāi)钱长村草坪产业带。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
半个(bàngè)月前,江苏省如皋市(rúgāoshì)如城(rúchéng)街道钱长村将40多万平方米草坪销往上海。“我家2万平方米草坪,足足卖了8万元!”村民钱志宏开心地说。
谁能想到,30多年前(qián),钱长村人(cūnrén)还因为高沙土种不好庄稼犯愁。如今,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“草坪王国”,全村300多草坪种植户,种植规模超3000亩,还带动周边(zhōubiān)形成了2万亩(wànmǔ)草坪产业带,年销售量达450万平方米,年产值超亿元。
不限于此,钱长村(qiánzhǎngcūn)正在从过去“卖草坪”到兼顾“卖风景”,还要面向全国招募(zhāomù)“乡村CEO”,探路农文旅融合发展。
村民们将采收的草坪装车。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(wángjìliàng)摄
走进钱长村,空气中弥漫着青草(qīngcǎo)香,目之所及碧绿一片。
说到种草坪,村民李书平可谓钱长村的第一(dìyī)人。1993年,他因为从事的绿化工程所需,尝试从苏南地区买来(mǎilái)白三叶、马蹄筋等草坪品种,试种(shìzhòng)了10亩,结果一举成功。
“当时(dāngshí)种草坪还很稀罕(xīhǎn),高峰期的价格能卖到15元/平方米。”钱长村党总支书记钱爱东说,他的母亲当时在李书平家里打工,用捡来的零散根茎(gēnjīng)试种了2亩地,第二年就赚了2万多元。
“我们这里是(shì)高沙土,不适宜种粮食作物。”在村民张世林看来,当地土壤(tǔrǎng)最大的弊端就是蓄肥能力差(nénglìchà),村里过去也做过一些改善肥力的尝试,但收效一般,没想到松软土质反而有利于草坪生根。
钱祖建50亩、张世林100亩……村民(cūnmín)们纷纷加入了进来。到1996年,全村整体推进(tuījìn)种植草坪(cǎopíng),还邀请技术专家上门指导、培训,逐步将草坪种植发展成为村里的特色产业。
“草坪草作为多年生植物,在(zài)合理修剪(xiūjiǎn)、施肥、补植等养护措施下,其母本寿命可延长到5年甚至更长。”钱爱东说,随着种植规模增加,村民们从本村向周边高(gāo)沙土地扩展,目前已超过2万亩,钱长村也(yě)有了“江苏草坪第一村”之称。
钱长村“蜗牛艺术营地”一角。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(shè)
“草坪+”开拓新(xīn)场景
年近八旬的村民左和莲不再种植草坪了。2024年,她把那些高沙土地租给村里用来发展(fāzhǎn)文旅,每亩每年可(kě)获租金2000元。
就在去年,钱长村建成了“蜗牛艺术营地”,依托(yītuō)草坪资源,打造露营经济。10万平方米的(de)大草坪上,天幕帐篷、非遗手作、露天音乐会(yīnyuèhuì)吸引着市民游客乐享休闲。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营地日均接待游客近千人。钱爱东说:“目前一亩(yīmǔ)草坪(cǎopíng)销售收入(xiāoshòushōurù)在三四千元,再加上游客吃住玩都在村里,整体收入能增长不少。”
眼下,这个村还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建立“草坪科技小院”,有望在草坪品种选育、智慧种植(zhòngzhí)技术等领域实现新的破题;同时研发耐踩踏的“彩色(cǎisè)草坪”,规划“草坪婚礼(hūnlǐ)”“草坪音乐节”等新业态;“白天研学课堂、夜晚星空露营”的沉浸式体验(tǐyàn)项目也在打造之中。
“我们要跳出种植草坪的(de)单一思维,以‘草坪+’的发展模式,打造如意慢生活、研学等休闲产业,探索一条农文旅融合(rónghé)发展、助力乡村(xiāngcūn)振兴的新路子。” 钱爱东说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